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人们常用“神来之笔”来形容文字作品中那种精彩绝伦、笔墨生动传神的句子。比如,王勃在《滕王阁序》中写到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这句诗让无数读者为之折服国内正规配资公司,堪称经典中的神来之笔。正是这些妙笔生花的诗句,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魅力。不过,神来之笔的概念并不仅限于文学创作,在其他许多领域同样适用。
“神来之笔”并不仅仅指写作中的精彩点睛,它泛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件事情上突然涌现出的绝妙创意,进而带来超出预期的优秀成果。那些被称作神来之笔的作品,往往会使其艺术价值大幅度提升,成为人们争相传颂的珍品。
举个例子,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创作了两幅老鹰画作,其中一幅以9890万元人民币成交,另一幅却拍出了高达4.25亿元人民币的惊人天价。这背后的原因,正是因为齐白石在第二幅老鹰画中题写了八个字,这一神来之笔极大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含金量,引发收藏界的疯狂竞拍,最终价格飙升至4.25亿元。
齐白石作为中国现代画坛的泰斗,擅长绘制山水、虫鱼等题材。这两幅老鹰画作创作于抗战胜利之后,是齐白石为蒋介石先生庆祝六十寿辰所作。第一幅作品于2017年拍出了9890万元的高价,而第二幅作品辗转流传到美国,经过长达五十九年才重回中国,再经过数年才得以展示于公众面前。
展开剩余79%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鹰被视为百鸟之王,鹰的形象常与“英”字谐音,因此鹰也象征着英雄的品质。许多以鹰为题材的作品都赋予了英雄的寓意,齐白石的这两幅作品亦是如此。
齐白石画的第一幅老鹰作品名为《英雄独立》,画面上的老鹰气势逼人,整身棕色的鹰站立在陡峭的悬崖峭壁边缘,脚下是深不可测的绝壁。老鹰微微歪头仰望天空,目光坚毅果敢,仿佛在诉说着它作为英雄的伟大担当。画面用笔简洁,但几笔勾勒却极其传神,将老鹰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,散发出一股英雄的威严和气概。此画于2017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,一经亮相便被藏家一眼看中,最终拍出9890万元的高价。
而齐白石的另一幅老鹰作品名为《松柏高立图》,这只鹰灰黑色的羽毛,站立于一棵苍劲的松柏枝头,目光遥望远方,周围景物朦胧不清。单从画面构图来看,作品简洁平和,价格理应与第一幅相仿,但最终竟以4.25亿元天价成交。这个巨大差异的关键,正是画面右侧题写的一幅四言篆书对联,上书八个大字:“人生长寿,天下太平”。
这八个字,堪称作品中的神来之笔,它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高度,也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,令其价值飙升至天价。那么,为什么这短短八个字会让作品价值天差地别呢?这背后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首先,这幅画虽然用笔简洁、构图明快,却蕴含着宏大而吉祥的意境。松树与柏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长寿和坚韧,而老鹰寓意英雄,老鹰屹立于松柏之上,象征英雄长寿百年,寄托了对英雄的美好祝愿。同时,题写的“人生长寿,天下太平”八字更为作品增添了一层祥和安宁的寓意,易于被大众所认同和喜爱。
其次,这幅作品由齐白石先生在他86岁高龄时创作。86岁正是齐白石艺术成熟期,他许多经典作品均出自这一时期。因此,这幅作品不仅是他的艺术结晶,也体现了其创作的巅峰状态,堪称其书画生涯中的珍贵佳作。
第三,八个大字与画面浑然天成,相互呼应,增强了作品的整体表现力。书法端庄雄浑,气势恢宏,体现了齐白石对被赠者的真挚祝福,表达了对其健康长寿的美好期盼,也寄托了对国家和平安定、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祝愿。
第四,作品中还题有一首诗:“松枝垂荫芊芊草,柏树高孥淡淡云。天日青明风景好,呼鹰围猎八千春。”这首诗通过对松树、柏树、草地、云朵和老鹰的生动描绘,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,寓意春光明媚,万物竞秀,老鹰翱翔,尽享大自然的美好时光。
第五,这幅作品尺寸宏大,纵高266厘米,横宽100厘米,是齐白石一生中尺寸最大的书画作品之一。这种巨幅尺幅不仅增加了视觉冲击力,也赋予作品更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地位。
细细品味这两幅作品,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仅仅多了八个字的题词和一首诗,价值却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。毫无疑问,第二幅作品中的这番神来之笔,使得艺术价值飞跃提升,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初看之下,很多人可能觉得第二幅作品的高价难以理解,但当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寓意、创作背景、题词内容和艺术表现后,便能心服口服。这从9890万元飙升至4.25亿元,不仅是市场价值的激增,更是艺术价值的巨大飞跃,这一切都归功于齐白石那令人称道的神来一笔。
发布于:天津市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